加速国产化后,激光显示技术5年内或将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投影显示整体规模来看,激光投影的市场占比可能不足10%。但,从这几年产业趋向来看,随着激光显示技术应用创新重心从商教工程转向普及型家用市场,激光显示的真正爆发正在路上。
行业知名数据机构洛图科技公布2022年国内激光家用投影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去年(2022年),中国大陆家用激光投影市场(包含激光电视)销量为43.6万台,同比增长27.2%;销售额为46.1亿元,同比下降8.9%。
如果加上激光商教以及工程等偏商用市场“助阵”,2022年国内激光投影市场总出货量依然维持超过60万台的高位。相对于消费级电视和商用级平板2022年的寒冬市场,激光显示正在成为产业和资本关注的火热赛道。
尤其是激光家用市场这个细分市场,从去年(2022)全面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节奏。2022年海信、小米、坚果等品牌都首次推出家用智能激光投影机产品。峰米更是将激光智能机的价格首次拉到了3000元以下价位。激光智能投影在品牌丰富性、价格线覆盖上,进一步完善。其中,全色激光智能投影的出现,为高端智能投影应用开辟了一个崭新品类,构成了激光家投消费的一个差异点。
同时,从全球激光投影显示规模这个维度来看,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激光投影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台,同比增长24%。而中国激光投影市场出货量超60万台,是绝对意义上全球第一细分市场。
在整机出货方面,中国是全球激光显示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北美是激光显示产品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占比超过20%。其次为西欧和亚太,份额均超过10%;中东非、拉美等新兴国家和地区份额较低,不足5%。
一位行业专家向《视听圈》表示,在激光显示技术这个物种上,中国力量不仅仅是规模领先,更是在品牌参与度和市场应用推广、在专利方面以及产业化进程等等多个维度上都是全面在“主导”。
尤其是在激光显示供应链国产化过程中,已经全面在提速。在科技部、工信部以及相关政府单位的支持下,国内越来越多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到激光显示产业链上下游领域,潜心技术研发与迭代,强化产业链条,产品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
据洛图科技统计,激光显示的四大核心器件国产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抗光幕布、激光光源、镜头、光成像芯片。技术突破下,预计未来3-5年内激光产业链国产化程度从45-55%提高至75%-80%,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跨越。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视听圈》:在未来3~5年内,激光显示国产化程度最终达到8成,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减少被外界“卡脖子”的影响。
据悉,目前,包括LCOS芯片、光学模片、超短焦镜头等技术在国家相关部门和技术机构的支持下,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而直接带来的市场结果就是在激光投影成本的显著下降。
据洛图数据显示,中长焦激光智能家用投影产品均价,从2019年的1.76万元降至2022年的0.65万元,2022年全年出货量也达到18.6万台,同比增长181%。
而今年在超短焦激光机型市场向普及化的发展,以及4K和高亮家投占比提升对激光技术的友好性加持,2023年激光投影产品销量将创造新高,极有可能冲刺年度百万台的销量大关。
此外,在更为高端的激光电视的价格上,其均价也从2016年的4.04万降至2022上半年的1.5万元/台,也让激光电视持续上量奠定了基础。
如果3年之后激光显示技术国产化比例将提升到75%-80%,这就预示激光电视核心成本还会进一步被降低。以75寸激光电视为例,目前该尺寸段已经在8000元以内,预计未来两年内,可能进入5000元以内。----如此局面,这对激光家用投影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在产业化进程方面。目前全国激光显示的产业链厂商已经有了百余家,包括海信、长虹、光峰科技、华录、中科极光、视美乐等一批本土民族企业在积极围绕激光显示技术开拓各种显示市场,百花齐放全面发展。在激光显示产品覆盖面上,已经全面覆盖到激光电视、激光商用会议、激光教育、激光工程投影、激光数字放映机、激光微投再到激光车载显示、航空应用、云端显示、AR 等多个细分品类。
可以看到,激光显示依托于本土全产业链创新优势在应用场景这个维度上,不在局限于投影显示单一“物种”,开始全面向其他“行业”领域作积极延伸和“破圈”,其应用边界不断被放大,从而凸显出激光显示和其他竞品技术在应用层面的“差异性和竞争力”。
点评:当下,国内在激光显示、激光电视为目标的一整条“本土原创性‘产业创新链’”上已经构筑起中国力量的主导趋势。国内激光显示产业未来大可期待。激光显示技术作为“有前途、受欢迎的新物种”,正在开启“中国方案和中国创造”服务全球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