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探底?营收净利润新低 新业务尚未大胜
意料之中,阿里Q4(即2022财年Q3)交出了一份表现不佳的财报。
营收方面,Q4营收为2425.8亿元,低于市场预估的2463.66亿元,同比增长仅10%,而剔除掉海外市场,增长仅为7%,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净利润方面,Q4为204.29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15.4亿元,同比下降75%。
财报发布后,阿里港股盘中一度跌超6%。今日收盘,阿里跌6.67%报收104.9港元/股,总市值2.275万亿港元。而美股盘前,阿里也跌2.84%。
2月24日,财报发布前,阿里港股跌至52周新低,盘中跌至105港元/股,总市值报2.28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4万亿元)。阿里港股在近一年来跌幅接近6成。截至发稿,阿里港股市值为2.32万亿港元,仅为腾讯(4.14万亿港元)的一半左右。
近一年来,阿里内外都发生着剧变。在外,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监管加剧,阿里先是因反垄断被罚180亿元、多项业务持续遭到反垄断调查,后重要业务淘宝直播深受“逃税风波”影响,排名前三的头部主播目前已有2人爆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消费大盘整体疲软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阿里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在内,核心业务电商换帅,组织和管理经历新一轮调整,未来战略和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虽然管理层在财报会上将营收经利润表现不佳解读为经济大环境下行下的“稳健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营收净利润新低
这个财季,营收占比超过7成的阿里中国商业收入仅有 7%的个位数增长,其中的核心版块——客户管理收入(淘系电商的广告费用和佣金),同比小幅下降1%(Q3增长3%),这是阿里客户管理收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为了抵御宏观环境持续恶化给营收带来的影响,去年一年,阿里都在加大自营的比例。目前自营(高鑫零售、盒马、天猫超市)占营收的比重已经达到28%,同比增速为21%,增速放缓主要在于高鑫零售并表带来的影响在本季度已经完全终止。
营收表现不佳,GMV增长同样惨淡,主要原因仍是宏观消费疲软和行业竞争加剧,12月份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仅为3%。
按品类划分,阿里的快速消费品和家居类商品GMV 同比增长快于社会整体平均水平,服装和配饰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 GMV 增速低于社会整体平均水平。
一方面,服装和配饰相对非刚需,受经济低迷的大环境影响更深,同时这两个品类在阿里基数较大,相比之下快消和家居仍有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服装等行业的竞争太过激烈。据36氪了解,随着抖音直播的强势崛起,不少扎根与淘系的服装品牌开始“外逃”,且大量头部品牌目前在抖音直播的销售额表现亮眼,甚至高于淘宝。
净利润大跌主要为财务因素。据财报数据,Q4阿里对数字及娱乐业务的商誉减值250亿,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00亿元。若剔除该因素,第四季度,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阿里的净利润为446.24 亿元,同比下降 25%。虽然这一下滑比例依然比较大,但低于Q3的近40%。
此外,净利润增速继续下跌,主要仍在于阿里在新业务、获取用户、补贴商家等方面做出大量投资。
从目前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新业务的确带来了大量新增用户。根据财报,阿里全球年活买家Q4达到约12.8亿,较上个季度增长4300万。其中 9.79 亿消费者来自中国市场,3.01 亿消费者来自海外,单季净增加分别超过 2600 万及 1600 万。相比于其他电商平台,这个用户增长已算不错。
可以预见,阿里对未来的投资仍将长期持续,从财报数据来看,阿里Q4现金流高达800亿元,这意味着其进行投资活动时仍然拥有充沛的资金支持。
新业务尚未大胜
新业务始终在投入,但何时能迎来曙光成了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阿里首次按新板块披露组织升级后的业务进展。
2021年底,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曾发布内部信,宣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新整合设立中国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两大业务板块,由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老阿里戴珊负责在国内业绩承压的环境下稳定军心,而创新能力较强的蒋凡则被派向海外寻找增量。这是继2015年提出“中台战略”以来,阿里组织架构上最大的变化。
目前看,各项投入获得了一定的回报。
例如,生活服务这个大类首次以板块阵型写入财报,以饿了么为主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主的“到目的地”业务整体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3.72亿,单季净增长1700万,订单量同比增长22%。此外,高德于国庆期间创下日活跃用户超2亿的纪录。
国际商业板块,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Daraz在内的国际零售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首破3亿。产业数字化领域,菜鸟首次汇报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前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长23%。在海外,菜鸟国际物流本季度日均处理包裹量超过500万个。
行业监管趋严,互娱、在线教育等阿里云的重要客户都受到重创,这虽然导致阿里云增长下降至20%,但也促使其收入多元化。据财报,Q4阿里云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收入的52%。此外,据阿里高管的说法,阿里云大客户在营收的占比已经只有2%。
淘特带来的增量也是显而易见的。财报显示,阿里的中国商业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 8.82 亿,单季增长约 2000 万,而这主要就是由淘特带来的增量。与此同时,阿里披露称,截至2021年12月底,淘特拥有 2.8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Q4淘特上的支付订单量同比仍然强劲增长超过 100%。淘菜菜方面,阿里也于过去1年建立了服务下沉消费者的供应链和物流履约网络。
财报电话会上,阿里高管们也回应了此前提到的“经营责任制”,将各项业务进行拆分:“菜鸟、本地生活公司、Lazada、Trendyol,都是以独立公司方式运作,我们希望未来更多闭环设计和独立的业务进行公司化运行,也持开放态度,在需要的时候引入更多多元化投资来推进市场的进程。”
以盒马为例。今年1月初,据媒体报道,盒马考虑以1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去年年底,盒马从阿里体系内事业群转变为独立公司,需要自负盈亏。今年1月,盒马CEO侯毅曾表示,盒马已明确目标是从现在的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
从“整体协同”到分板块运作、从集团输血到自负盈亏,可以看到,阿里高管们希望新业务们能尽快做出成绩。目前部分业务在用户获取上的确有较大的进步,例如淘特、淘菜菜、海外电商等,但菜鸟、文娱、本地生活等投资效应尚不明显。
财报会上,阿里高管们提及,随着利空的出清,自身将会进入新的正向增长周期。他们还提及,目前的股价不能公平地反映阿里的价值。而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阿里将计划继续回购股票。在发布财报后,阿里也宣布新一轮回购,以大约 14 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大约1010万份美国存托股。
但从业绩来看,阿里又确实处在艰难时期,无论财务还是业务上正处在一个不稳定周期,面临的环境和竞争挑战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