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电商平台预售商品,不能透支用户信任
近20天,依旧没有等来衣服;下单后,遭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某些电商平台购买的预售商品,发货、售后等方面存在消费陷阱。同时,在某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检索“预售不发货”关键词,能查到5900多起投诉。电商平台预售商品出现的种种问题,引人关注。
所谓“预售”,可简单理解为商品未正式进入市场前的销售行为。近来,在各大购物节、电商平台中,预售成为“新玩法”。在此过程中,由于商家资质审核、消费提示、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疏漏,预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发货时间较长、质量参差不齐、以低价预售为名引流,等等。这些行为,既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电商经济健康发展。重新审视电商平台预售商品现象,加强规范引导,才能确保消费者、商家与平台各得其利、互利共赢。
从市场行为和运行规律看,电商平台上预售模式的出现有其成因。一方面,不少预售商品有优惠、让利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此类产品多为网红品牌,由知名主播推荐,用户黏性较高。再者,通过预售,商家既可以提前锁定一批客户,也能合理安排生产、降低仓储压力。总体看,消费者基于性价比和信任来购买预售商品,商家基于生产经营成本来推出预售服务,倘若商家能做到不违约、品控好、善经营,消费者能从中收获较好消费体验,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用好商品预售策略,关键要确保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关乎预售之法能否有效,也考验着商家的诚信经营。当前,面对一些预售商品,消费者诟病最多的是商家延迟发货、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商品货不对板、退款和赔偿难等问题。现象的背后潜藏着风险。今年4月,中消协在新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中指出,“有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免自身义务和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其中包括一些网络商家对预售商品设置超长预售期。商品或可预售,但诚信不能透支,更不能凌驾于消费者权益之上。因此,无论从规范市场秩序还是遵从商业伦理的角度,把预售当幌子,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商业行为,都是于法难容的,也走不长远。
好的电商生态需要法治护航,新的商业方式也离不开循法而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不得采用谎称现货、虚构预订、虚假抢购等方式进行虚假营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20修订)》规定,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这意味着,商家预售商品时,应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同样要求,各电商平台要严格把关商家和品牌的入驻资质,将违规预售行为纳入商家诚信档案,以完善机制敦促商家规范经营行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对预售乱象的整治力度。
市场经济、平台经济、电商经济都是诚信经济,也是法治经济。“预售”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严把资质审核、加强预售监管、完善预售机制,让预售模式真正健康规范起来,这既是万千消费者的期盼,也是电商经济活力更足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