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大跌15.4%!原因何在?

时间:2024-01-20  来源:中国家电网  作者:编辑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4795.6亿颗,同比减少10.8%,金额为24590.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10.6%。不过,进口金额如果以美元计,将是3490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大跌15.4%。

  此外,2023年中国进口的二极管和类似半导体组件(普通商品芯片的代表)的数量也大幅下降了23.8%至4529.6亿颗,进口金额同比下滑23.8%至1658.1亿元人民币。

http://upload.cheaa.com/2024/0119/1705624526100

  虽然由于全球经济疲软,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也出现了11%的同比下滑至5330 亿美元,但中国的芯片进口额(以美元计)下滑幅度更大。

  就具体原因来看,芯智讯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大因素:

  首先,2023年全球经济恢复相对较缓以及中国通货紧缩,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内消费者对于很多非必须的电子产品消费意愿受到了抑制,这也导致了对半于导体的需求减少。

  其次,由于中美贸易战及一些厂商出于供应链分散化考虑,开始加大了对于印度、越南等地的电子制造业的投资,将部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制造放到了这些地区,这也导致了中国电子制造业对于进口芯片需求较去年进一步的减少。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进口的芯片包括了由中国厂商自主设计的但交由海外晶圆厂代工生产的芯片。

  第三,美国2022年10月出台的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中国无法进口尖端的高性能芯片,即便是随后英伟达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修改的降配版AI芯片(包括A100/A800等),美国在2023年10月出台的新的限制规则也对其进行了限制。这些无疑也是导致中国芯片进口额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作为佐证的一个数据是,2023年中国进口芯片以美元计的进口金额下滑了15.4%,但进口的芯片总量仅下滑了10.8%,这反应了高价值的芯片进口减少。

  第四,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限制,也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厂商对于自身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的考量,加大了对于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采用比例。比如一些国产芯片设计厂商开始将更多的芯片交由国内的晶圆代工厂生产,一些终端厂商也开始更多的采用国产芯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进口芯片数量和金额的减少。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进口的芯片包括了由中国厂商自主设计的但交由海外晶圆厂代工生产的芯片。



免责声明: 家电资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联系方式:sikto@126.com

本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家电资讯网站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敬请谅解。

重点推荐
给用户“三好”生活!三翼鸟川渝两地新建体验店 三翼鸟重庆城市体验中心开业:一站式智慧定制,所见即所得 京东与凯迪仕达成深度合作 打造智能锁“送装一体”服务行业标杆 顶奢生活新体验!斐雪派克城市会客厅成都开业 揭秘真正的量子点技术:三星开创显示技术的新未来 四季沐歌空气能携“好物”亮相第五届中国消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