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高世代产线 “折旧”收尾,面板企业运营有了新变化

时间:2023-11-25  来源:中国家电网  作者:编辑

  自2011年京东方在北京的中国大陆第一条8.5代线实现量产迄今,我国十余条高世代LCD产线正在陆续步入折旧期的尾声。

  接近年底,各大面板企业已开始陆续制定2024年的面板供应规划和策略。根据近日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理性控产”成为明年行业的主基调。值得关注的是,LCD产线的“折旧”成为影响这一行业基调的关键因素随着LCD高世代产线进入“折旧期”尾声,全球液晶行业将进入到一段新赛程。

  “折旧期”进入尾声

  在面板行业,“重资产高技术”是贴在LCD生产线身上的标签,高昂的折旧费甚至被喻为面板企业经营的“成本吞噬者”。从整体来看,LCD面板行业企业一般采用七年折旧期。据迪显(DISCIEN)分析,与营业成本之外的销售成本、研发成本、管理成本相比,折旧费是后三者总和的1.5倍;面板厂的折旧费占面板总制造成本的1/3左右。因此,折旧费的多寡将直接影响面板厂的盈利能力。以我国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为例,根据其公布的2023年一季报,公司营收为379.73亿元;而京东方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折旧金额约80亿元。

  当前,我国已经稳居全球液晶产能第一大国,这一成绩得益于近年来多条高世代液晶产线产能的释放:我国面板企业已经投资了包括多条8.5代线和10.5代线在内的十余条高世代LCD生产线。

  如今,这些高世代LCD生产线的折旧期正在步入尾声。根据Omdia的最新统计,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8条8.5代产线之中,有5条已经折旧结束或接近结束,1条将在1年内折旧结束。京东方南京8.5代线和华星光电苏州8.5代线则因为在2020年发生所有权变更折旧周期重新计算,情况略有不同。而LGD的广州LCD产线则早已结束折旧周期。“没有了折旧成本的负担,面板厂商的生产运营策略会变化巨大。”Omdia显示研究首席分析师吴荣兵指出。

  “控产稳价”将成新常态

  业内专家指出,伴随多条高世代LCD产线完成折旧期,接下来中国面板企业需要调整步调,以新的姿态去追求高质量发展,保持全球竞争力。LCD产业以量取胜的“规模化竞争”时代已经过去。

  那么,我国面板厂商在生产运营策略上,将有哪些新的调整和变化?群智咨询(Sigmaintell)大尺寸事业部研究总监张虹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分析道,首先,在生产方面,面板厂折旧压力减少,将不再追求满产稼动,而是更加灵活地根据需求调控实际供应产能和供应节奏。其次,面板厂在运营方面将更加求稳。“头部面板厂控产稳价将成为新常态,在价格波动周期中可以更灵活地争取议价主动权,稳定运营,提升获利能力。”他说。

  事实上,全球面板行业在去年经历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寒冬”的下行周期后,今年以来相关面板企业已经在行动中体现上述特点。

  TCL科技在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将通过弹性排产策略保持库存健康,加快经营周转,并持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的上涨,经营业绩呈现逐季度显著改善。展望第四季度,进一步优化的竞争格局和基于合理商业回报的新发展态势,将促进行业供需均衡和产业长期、有序、健康发展。京东方在11月1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2023 年一季度起,受行业“动态控产”影响,LCD行业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尤其在需求复苏相对缓慢的情况下,LCD 产品价格延续涨价至三季度。可以预期,行业内企业将坚持“动态控产、按需生产”,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竞争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要走价值竞争的道路。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强调,折旧期结束是一个客观现象,它并不是企业调整竞争策略的前置条件,而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用最合适的生产效率和价格方式去保证最大的盈利能力,这是价值竞争的根本诉求。“折旧到期对于实现这些诉求而言,多了一个工具,减少一些负担,它对企业调整竞争策略是有益的。”胡春明说。

  张虹强调,控产的目的并不是控制价格,而是通过灵活的产能调整来引导供需关系良性化,从而达到缓和价格波动幅度,稳定盈利能力的目标。

  面板价格周期或缩短至1年

  长期以来,显示面板被视为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这主要是因为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变化非常大,而这样的大起大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其实非常不利。事实上,业内人士表示,面板价格的大跌或大涨并不是一种常规性的周期变化。如何摆脱周期性规律束缚,追求确定性成长的可能,是业内应该思索的问题。

  而头部企业在保障供需均衡、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价格弹性等上正发挥重要作用。

  这可以从今年以来面板市场的表现反映出来。奥维睿沃高级分析师黄丹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今年年初,在面板价格上涨的氛围拉动下,整机厂本着提前购买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则,为上半年甚至下半年海内外大促节点提前拉货备货,但面板厂依然谨慎释放稼动,严格控产,使得上半年面板供不应求,面板价格得以一路攀升。不过,尽管终端品牌上半年采购激进,但终端需求并未明显反弹,终端销售效果低于预期,库存问题逐渐凸显,于是从今年8月起,终端品牌集中下修采购。

  “虽然LCD面板市场的竞争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底层逻辑依然要尊重供需基本面。”张虹认为,面板厂在策略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关注需求波动带来的风险,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应用之间推进不同的灵活策略。

  “从长期趋势上,面板周期将呈现出一个弱周期的状态。原因很简单,面板供给端在地区和企业层面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供给端企业对周期调整的能力逐渐增大,遇到强周期变化时,其应对周期下行冲击的能力就越来越强。”在胡春明看来,这种“弱周期”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判断:

  第一个维度是时间。以前一个“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的完整周期差不多要5年时间,或许某一个周期要2年左右。但随着企业应对周期的能力增强,周期在时间维度上将缩短。第二个维度是周期变化的强度,即企业盈利水平变化强度。以前企业的行业平均营业利润波动范围很大,而现在的盈利水平变化幅度在变窄,这说明企业应对周期的能力在增强,也反映出行业周期在减弱。

  不同应用领域的面板处于不同的竞争环境中,张虹指出,目前供应集中度更高的LCD TV面板市场正迎来周期弱化、盈利强化的时间窗口。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Top3面板厂LCD TV产能面积超60%,其中部分尺寸市占率超80%,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供应格局。这也为头部面板厂商争取议价权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预计控产稳价成为新常态,LCD TV面板价格波动周期弱化,由2年1大周期转变为1年1小周期,面板厂的盈利能力随之得到强化。此外,奥维睿沃也研究认为,面板价格波动的周期将逐渐缩短,由过往的2年左右缩短为1年左右,随着季节性备货周期而波动。

  无论周期强弱,技术领先的企业都将受益。“周期上行时,所有企业都会赚钱,但不见得规模越大就赚钱越多,而是技术引领能力越强的企业才会盈利越好;而周期下行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会赔钱,技术引领力强的企业更有可能赚钱。”胡春明向记者解释道。



免责声明: 家电资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联系方式:sikto@126.com

本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家电资讯网站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敬请谅解。

重点推荐
把世界装进百吋大屏,海信电视新年献礼满载爱与力量 海尔智家邀请海外用户参加四十周年庆 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公布:三翼鸟凭HomeGPT 入选 海信电视联合8KRAW新年献礼:送你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行业最多!海尔智家3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攻关名单 2025开启新境界,海信中央空调“5G全域健康空气解决方案”焕新空气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