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拼多多的低价“绞肉机”下,亚马逊向左,阿里向右

时间:2023-06-27  来源:中国家电网  作者:编辑

  01 亚马逊爱惜“丛林”,高挂免战牌

  面对Temu的低价“绞肉机”,亚马逊高挂免战牌。

  日前,亚马逊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卖家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商品售价,不需要跟Temu进行比价。

  这一决定,对于亚马逊来说确实是“艰难的”。因为亚马逊是渴望“低价”,也习惯于“比价”,更受益于“低价”。

  “低价”是亚马逊坚持了20年的策略,加上自建仓配和快速送达,亚马逊由此占据了巨大的电商市场份额。

  亚马逊搞了一个比价系统,通过“机器+人工”的方法,全网抓取各平台的售价,如果卖家的售价高于对手平台,有可能会被“穿小鞋”——包括失去购物车(Buy Box)、流量分配中被边缘化等。(文末扫码,入亿观先生精选群)

  亚马逊称之为“公平价格政策”。

  亚马逊在该政策条款中称:“如果我们发现报价损害了顾客的信任,亚马逊会删除‘Feature Offer’,也可能会删除报价,暂停发货,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暂停或者终止销售权。”

  因此,对于一个亚马逊卖家来说,其店铺上的商品售价,高于自己独立站或者其他渠道的售价是危险的,有时,站外的低价同类商品并不是自己销售的,也有可能被亚马逊的算法锁定,并被其“穿小鞋”。

  亚马逊一直受益于这一“公平价格政策”,然而,面对Temu咄咄逼人的低价与大额补贴,亚马逊有点吃不消了,不得不对这一政策进行“打折”。

  因为Temu的价格实在太低了,8美元的泳装和 2 美元的化妆刷套装,低得让人惊掉眼球。

  因此,如果继续严格执行这一策略,平台上许多卖家的价格会明显高于Temu同类商品的售价。

  那么,依照亚马逊严厉的“公平价格政策”,一大批卖家的商品链接(listing)可能失去购物车,甚至被下架。

  这对于亚马逊生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破坏。

  因此,亚马逊将Temu排除在比价算法系统之外,让自己卖家不要跟Temu比价了。不过,亚马逊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它对外放风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该平台上的商品“有许多是假冒商品”。

  确实,Temu开始卷入了一些知识产权官司。

  据路透社报道称,在上个月,一家名为 FitBeast 的中国健身器材商称,将 Temu 告上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地方法院,称Temu 售卖了一款5美元、贴有相同商标的仿冒品,而同款正品在亚马逊上原价为25.99 美元,最新折扣价为16.99美元。

  不过,《蓝海亿观egainnews》发现,目前在Temu上看不到该款商品了,或许已经下架了。

  实际上,即便是排除一些假冒产品,亚马逊的商家价格也没办法跟Temu比拼。

  亚马逊不得不高挂免战牌,因为跟Temu确实没办法战下去了。

  这是因为,亚马逊必须保护它的200万第三方卖家尤其是中小卖家,因为其平台上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于第三方卖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卖家)。

  可以说,中小卖家是亚马逊的“宝”——虽然很多卖家经常抱怨亚马逊严苛的“压榨”,但亚马逊内心还是很“宝贝”这些卖家的。

  中小卖家就是“亚马逊丛林”里密密麻麻的灌木和草丛,给生态提供了养料、氧气,固守了水土。

  Temu是不同的,它没有生态,它自己就是一棵参天大树,高耸云天,深深扎根在自己的土壤上。供应商们不是卖家,不是灌木和草丛,而是给它土壤提供营养的“肥料”。

  Temu只成就它自己,只成就它自己的品牌,最终它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流量黑洞,源源不断地吸附流量(用户),源源不断地让供应商给它供货,而这些供货商除了赚钱一些极致微薄的利润(比价上架,价高就下架),永远无法触达终端消费者,很难沉淀自己的品牌资产。

  当然,不排除Temu站稳脚跟之后,又重演SHEIN的故事,开始平台化,推出自己的市场(Market Place),但这是后话。

  Temu这辆车,飚得实在太快了。

  据YipitData数据显示,Temu在4、5月GMV分别达到了6亿和6.35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6月前两周Temu的GMV环比仍在增长。

  据业内人士估算,Temu有望实现年度100亿美元的GMV目标。相比之下,在已经深耕欧美市场14年的SHEIN,去年GMV约为300亿美元。

  彭博Second Measure在分析数十亿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的数据后指出,5月美国人在Temu的消费支出高出了SHEIN近20%。

  这一“飙车速度”实在太快了,卷起的风真能吹倒一批人。

  02 亚马逊与Temu必有一场“低价心智战”

  亚马逊虽然主动挂上“免战牌”,避免与Temu打响正面的“价格肉搏战”,但是,它终归还是不得不与Temu打一场“用户低价心智认知的争夺战。”

  对于亚马逊来说,Temu暂时抢走了大量的订单和流量,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它通过大规模的补贴,抢走了大量用户的“低价心智认知”。

  低价,是驱动亚马逊增长飞轮的重要一环。

  在它的飞轮里,更多的供应商——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流量——更多的供应商——更低的价格,如此循环往复,飞轮不断增长。

  因此,低价是增长飞轮的驱动力,用户低价心智认知,是亚马逊的重大资产,也是它必须守住的阵地。

  然而,Temu正成为一个颠覆者,不断向这个阵地发起猛攻, 不断地抢夺更多用户的“低价心智认知”。

  从这个角度上,亚马逊必须与Temu打一场“低价心智反击战”。

  如今,亚马逊或明或暗地打响了这场“反击战”。

  比如,最近,亚马逊在许多产品链接(listing)底下,新增了一个20%的折扣优惠。

  这是亚马逊推出的一个新计划,被称为“亚马逊提供的折扣计划”,是为补贴买家而推出的新举措,卖家不用出钱,费用全部由亚马逊出。

  按照亚马逊的原话,该计划是确保买家能够找到更具有价格竞争力商品的方式之一”。

  这意味着,亚马逊开始搞补贴了。

  这一配方,对我们来说很熟悉。我们国内有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京东现在也搞百亿补贴,而拼多多海外版Temu更是把这一打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了抢占用户的低价心智,Temu补贴进去了很多钱。

  据招商证券的数据,Temu在发往美国的订单中,每单亏损约30美金,每年至少要亏损41.5亿-67.3亿人民币。

  此外,据36氪等透露,Temu母公司拼多多还准备了至少200亿元,给Temu继续搞补贴。

  Temu也在大量补贴起到正向反馈。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App下载量突破5000万,用户访问量超过7000万。

  Temu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吸走的不仅仅是流量、用户,更重要的是,Temu通过大量补贴不断抢夺用户的“低价心智”。

  这可能对亚马逊来说,将会引发巨大的后果。

  实际上,Temu瞄准的“五环外下沉市场”,实际上也是亚马逊的重要市场。

  因为亚马逊上销售的主要还是白牌商品。

  Nike、路易威登、哈雷等品牌的官方直营业务,在短暂尝试亚马逊业务后,几乎宣告撤退。从主流视角看,亚马逊的土壤,还是更适用于白牌商品,或者像安克创新一样的原生电商品牌。

  因此,亚马逊锁定的人群,实际上与Temu高度重合。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无论收入多高的人群,都有“下沉需求”。一个纽约的城市精英会购买LV提包,也会到Temu与亚马逊上购买一个收纳盒、手机支架和垃圾桶。谁更便宜,到谁那边购买。

  从这个角度来看,Temu将会是亚马逊的一个强化有力的对手。

  当然,有人会说,亚马逊的商品卖得更贵,面向的大部分中端消费人群,有差异化——有第三方市场机构调研,亚马逊的核心用户是美国中高收入阶层的家庭用户。2016年,在年收入超过11.2万美元的中产家庭中,将近75%的家庭都是Prime会员。

  京东当年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它的所谓“中端用户”,最终被被拼多多挖走了很多。

  尤其是拼多多搞出了“百亿补贴”之后,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大品牌正品行货成为爆款产品。许多“中端消费者”过去曾对所谓低价、劣质的拼多多不屑一顾,然而,随着百亿补贴的推出,他们逐渐转向了拼多多。

  时间一久,用户的心智就发生了变化。

  这些“中端用户”,也开始在拼多多上购买一些品质要求更高的、价格更贵的商品品类,并且形成了习惯。

  这意味着,拼多多不仅抢夺了京东“低价心智”,也“征服”了一批中高端的用户,最终,拼多多这个“后起之秀”在市值、用户已经超过了京东了。

  毫无疑问,作为拼多多旗下的Temu,一定会在海外市场如法炮制,将补贴坚持到底,将低价坚持到底。未来也会引入一批大品牌的产品,以低价去销售,以吸引更多的中端消费者。

  亚马逊不仅要守住“下沉市场的基本盘”,也要守住“中端用户群体”。

  因此,亚马逊现在推出补贴,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亚马逊与Temu必然会打一场“低价心智的争夺战”。

  03 阿里换帅,老将回归,要打一场价格硬仗

  对于Temu咄咄逼人的价格战,亚马逊暂避兵锋,没有与其打正面战争。

  然而,在国内,阿里巴巴面对着Temu母公司拼多多等对手的低价进逼,却要来一场“价格硬仗”了。

  在这场硬仗之前,阿里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一个平淡无奇的、连GMV都不公布的618之后,阿里巴巴迎来人事大地震。

  今年9月,张勇将卸任阿里集团董事长和CEO,由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接任董事长和CEO。

  阿里管理层迎来一波“老将回流潮”。

  首先是蔡崇信和吴泳铭回归,两人均为阿里老将,位列“创始十八罗汉”;而离开十年的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也被传今年5月重新回归阿里云;此外,在“1+6+N”变革中,多位近年淡出阿里业务一线的合伙人,也都重新进入子集团董事会名单。

  一切迹象表明,马云要带着一帮创业老兄弟们回归权力中心了。

  退休多年,正在享受美好人生的老将们,为何纷纷回归阿里?

  这是因为,阿里的劲敌,已经杀入到了腹地,火烧到了鼻子跟前。

  从成立到年GMV突破万亿元,阿里花了14年,京东花了19年,拼多多只花了4年半。甚至在2022年,拼多多的DAU(日活用户)一度反超淘宝。

  除了拼多多,淘宝天猫的“搜索电商”,还遭到了抖音“兴趣电商”的狙击。抖音电商的GMV,从2020年的50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1.5万亿元。

  这意味着,阿里的淘天集团又多了一个万亿级的对手。

  一切来得太快了。

  攻守之势已经发生变化,阿里从一个挑战者变成了一个被颠覆者。

  刚放手几年,劲敌已经逼到鼻尖底下,对于一手看着阿里成长为巨头的“元老们”,谁也无法退居一隅,坐下来安享人生。

  因此,马云带着一帮“退休”的创业元老又回到一线,再次吹响冲锋号角,再次“创业”。

  创业需要冒险和进击,因此张勇作为“少出错、不出错”的“守业者”的角色,必然要终止了。

  相信,马云、蔡崇信、吴泳铭等“元老派创业者们”接下来必然要打一场硬战。

  如何打赢这场战?或者掰回一局?

  马云开出的药方是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回归淘宝,是第一要务。回归淘宝,意味着两条:一、让更多中小商家(卖家)回流;二、便宜、便宜、再便宜,让下沉消费者回流。

  这是因为,一、如上文所说的,亚马逊要守住用户的“低价心智”,阿里巴巴同样也需要守住用户的“低价心智”;二、阿里淘天平台上的,中小卖家流失严重,它们要像亚马逊一样,重新修补和激活自己的“丛林生态”,因此,它们需要中小卖家。

  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的崛起,就是因为笼络住了一批中小商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降级需求”。

  三年疫情,消费进一步低迷,所有人都将袋子捂得越来越紧,也比任何时候更注重性价比。谁更便宜,就买谁的,管他什么“消费升级“和“品牌附加值”,这一切都是虚的,人们要的就是低价。

  “低价”,是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崛起的密码。然而,这么多年来,逍遥子张勇一直看好并强调“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意味着涨价以及重点扶持品牌卖家(商家)

  张勇确实这么做的,尤其是他担任CEO后,张勇让淘宝倾斜了大量流量给天猫,以扶持品牌卖家的崛起,直到2022年,淘宝天猫有七成收入来自品牌商家。

  阿里这样做,当然是收益的,整个平台客单价大增,GMV数据极端漂亮,也因此获得真正的收入。

  然而,中小卖家和消费者寒了心。

  中小卖家没有流量,消费者买不起“消费升级的商品”,因此,他们倒向了后来者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因此,当拼多多大搞百亿补贴之际,阿里以及老对手京东都沉醉在“消费升级的甜梦”之中,让自己“跳出了三界”,游离在价格战之外。

  接着,拼多多和抖音电商趁机“劫走”了大批中小卖家和“下沉用户”。

  如今,阿里醒悟过来了,要回归淘宝生态,在流量、资源方面向渠道商和中小商家倾斜了。

  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阿里的淘天集团必然会有一场大补贴和价格战,同时,将中小卖家在此捧在手心,给与大量的流量和资源扶持——如淘天集团CEO戴珊提出的“用户为先、生态繁荣、科技驱动”。

  其中,“生态的繁荣”意味着不仅要少数的头部品牌卖家,更需要处在“中部”和“尾部”的中小商家。

  正如上文所述的,好比一个热带雨林生态,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要灌木和草丛。

  巧合的是,阿里的二十年老对手京东,前阵子也迎来的“换帅”——徐雷卸任京东集团CEO,徐冉接棒,创始人刘强东强势“回归”。

  这是因为,刘强东认为:“(京东)失去低价优势,一切竞争优势都将归零。低价是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基础性武器……目前我们的零售业务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随着我们的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刘强东对高管谈话)。

  京东当年也是靠低价起价的。

  京东和苏宁打起价格战时,刘强东甚至放话称“我们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从明天九点开始,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都比苏宁线上下更便宜,并且无底线地便宜”“如果苏宁敢卖1 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 元 “。

  然而,这么几年,京东与阿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强调消费升级,而忘记了自己起家的历史——坚持低价和维护中小卖家的利益。

  结果,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后来者居上,“劫走”了中小卖家,也“劫走”了用户(流量)。

  因此,阿里与京东,两个20年的对手,如今在战略上回归到一条线上——回归低价,回归生态。结语:亿观先生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生态来说,头部过度攫取利益,吸走大部分营养,而中长尾的利益势必会被侵蚀,而出现营养不良,最终会蔓延开来,导致整个生态的营养不良,甚至会枯萎。



免责声明: 家电资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联系方式:sikto@126.com

本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家电资讯网站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敬请谅解。

重点推荐
官方认证好品质!两款Leader冰箱获评“好产品”奖 海尔智家:布局2024,开启2025 数字化服务助力海尔全球16连冠 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榜:海尔智家12连冠 恒温、噪声等“全A”评价!卡萨帝酒柜获评行业唯一“好产品” 权威认证的背后是实力!2款卡萨帝冰箱获评“好产品”